北京宽想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章依婷将目光投向体育文创IP的打造。不久前,她担任制作人,将家乡台湾最受民众喜爱的棒球运动搬上大陆网络综艺节目。★★“节目约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来自台湾★★,我们希望将‘棒球热’带到大陆,并赋予更多经济价值。★★”
在昆山众达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泓任眼中★,两岸新时代产业链★“新”在数字科技广泛应用★★★。★★“数字科技发展将大大拉近两岸产业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★★,让产业链协同运作更高效顺畅★★。”
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在开幕式上表示,两岸产业面对新形势,应突破现有瓶颈、克服环境限制★★★,开展更大格局、更高层次★★★、更宽领域的融合合作。
如何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?刘兆玄指出★★,新能源汽车★★★、智能装备制造、工业互联网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峰会已选定的重点发力点。2天年会、8个下设产业小组、数十场主题演讲……嘉宾们分享的两岸企业成长故事精彩纷呈★★,展现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。
9日至10日,以“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”为主题的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厦门举办,700余位两岸各界人士与会,共商发展新机遇,取得诸多共识。
12月10日拍摄的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闭幕式现场。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
台湾中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林建甫举例说★★★,引入AI技术可显著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,降低运营成本,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。两岸强化AI金融领域合作★★,能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,为两岸经济融合注入新活力。
近年来,当局不断限缩两岸经济交流合作,干扰阻挠两岸正常经贸往来,试图与大陆★★“脱钩断链★”★★★。与会两岸人士认为★★,不管全球经济形势和岛内政局如何变化★,两岸经济合作稳定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★。
“期待两岸企业家能与峰会携手前行,一起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局势,积极擘画新的产业布局★、探索新的合作契机★。”刘兆玄说★★★,深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,必定可以使两岸产业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,未来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★★★。
“文创IP的产业链条其实很长★★★,关键在于要与其他产业跨界结合★★,这样便能产出经济增量。”章依婷说★★,这种“轻量化★★★”传播还将更有效传达我们的态度和价值,更好促进两岸同胞沟通和理解。
“大陆经济正加速转型升级,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★,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★”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唐永红认为★★,这对台企而言是难得的机遇★★。
台商周泓任建议★,台企面对复杂多变的挑战时应顺应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营需求,与大陆企业合作互利共赢,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平台★★★,做出最理性选择★。
受访人士表示★★,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,不仅在制造业,也涉及金融、养老、文创、体育等各行各业★★★。多领域齐发力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★★★,更能增进两岸民众福祉,助力两岸产业链从“加法”走向“乘法”。
当前★,逆全球化暗流涌动★★★,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显得愈发重要★★。新竹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黄朝熙指出,半导体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关键一环,正经历供应链重组。他认为,两岸应抓住机遇,深化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协作,共同应对挑战★★。
★★“这几十年,大陆台企渐渐从注重外销,转变到重视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,这是两岸经济逐渐融合、产业链日益紧密的一种体现。★★”广运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大陆区销售总监林坤广在大陆已近20个年头,他所在企业拥有不少大陆上下游供应链伙伴。★“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★★,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更是两岸业界的融合,将发挥★★‘1+1>2★★’的效果★★★。”
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(记者王承昊、付敏)“增链、补链★★、强链★★★,提升两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我们有很多可以着墨的文章。”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在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期间对记者表示,两岸工商界携起手来★★,优势互补,一定前景光明。